中华倒刺鲃
来源: | 作者:pmod6646d | 发布时间: 2017-05-12 | 161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华倒刺 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
       俗名:青波、乌鳞、青板
       分类:鲤形目、鲤科、倒刺

       形态特征 
       体纺锤形,稍侧扁,腹部宽圆。头小,略尖。口亚下位,马蹄形。须2对,颌须长,吻须。背鳍硬棘粗壮,最后一硬棘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前方有一埋于皮下的平卧倒刺。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至前上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被大圆鳞,背鳍前鳞有7~9枚。体侧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背鳍、腹鳍及臀鳍后半部的鳍条间膜为黑色。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背部黄绿色,腹部灰白色。

       生态习性 
       中华倒刺鲃为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以水深高等植物为诱饵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幼鱼则以加壳动物为食。2冬鳞以后生长较快。3龄性成熟,亲鱼于3~6月间水位上涨时,到水大而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体长9.8~22.1㎝,最大个体可达2.5㎏。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及其附属水系,尤以上游云南、四川、湖南各地江河分布较广,产量较高,江河捕捞为2~8月,为长江重要经济鱼之一。

       经济意义 
       肉质细嫩、味美,每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7.3克,脂肪5.1克,钙、磷、铁的含量也较高,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家常食用多清蒸、红烧,用中华倒刺鲃烹制的"芹黄鱼丝为川菜之一。于2002年引进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