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认石斑鱼--横斑鳃棘鲈
来源: | 作者:pmod6646d | 发布时间: 2017-01-17 | 13293 次浏览 | 分享到:

手把手教你认石斑--横斑鳃棘鲈

鳃棘鲈属的石斑鱼大多都体型修长,尾鳍截形且顶端微凹,这个属下的种类并不是很多,而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石斑鱼家族的成员,属于典型的鳃棘鲈属鱼类,并且有着鲜明的个鱼特征,应该算是石斑鱼类中较为容易辨认的种类了。

在国内,它通常被叫做杂星斑、黑条,而它的正式的名字是横斑鳃棘鲈,Plectropomus laevis (Lacepède, 1801),其英文名为Blacksaddled coral grouper, 是一种较为大型的石斑鱼类,其已有记录的最大体长达到了130cm。


形态特征

其实说横斑鳃棘鲈最明显的特征是身体上深色的鞍状斑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横斑鳃棘鲈通常情况下有两种色型:一种是白底黑斑色型,一种是深色型。

白底黑斑色型的横斑鳃棘鲈体色一般为白色或浅黄色,在体背部一般带有五条不规则的深褐色或黑色的鞍状或楔形斑纹。其中,第一条斑纹位于眼部,第二条位于背鳍前方,第三至第五条斑纹则位于背鳍下方;体侧常常带有一些黑缘的蓝色斑点;尾柄、上下颌、鼻孔处及各鳍条均为金黄色。胸鳍、腹鳍基部也覆盖有黑色斑点;大多数白底黑斑色型的幼鱼在体长7-15cm时,第1至5背鳍的鳍间膜为黑色。 


深色型的横斑鳃棘鲈体色一般为棕色、橄榄绿、红色或近乎黑色;身体体背部与白底黑斑色型个体体背部对应的斑纹常常褪色或消失;头部、体后侧、背鳍软条部、尾鳍、臀鳍及胸鳍基部带有许多黑缘蓝色小点;胸鳍鳍条的远端为黑色,且远端胸鳍鳍条颜色深于远端胸鳍鳍间膜的颜色,胸鳍末端边缘为白色。 


地理分布 


横斑鳃棘鲈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东非到太平洋的中部、南部都有分布,而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及南海海域。

生态习性

横斑鳃棘鲈主要栖息于水深4-90m的珊瑚外礁斜坡区,它的嘴很大,并且排列着许多细小的牙齿,在它的下颌还长有几颗非常尖锐的尖齿,其作用类似于食肉目动物的犬齿,使其能够非常轻易地咬住猎物。作为一种大型的捕食者,横斑鳃棘鲈不仅以鱼类为食,而且即便是同族的石斑鱼类,也不会轻易放过,而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石斑鱼类几乎都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横斑鳃棘鲈是多么威猛的一种生物。根据食物链中的富集效应,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横斑鳃棘鲈的体内也因此富集有许多的雪卡毒素。


绝大大多数的石斑鱼都是独行侠,只有在繁殖的季节,它们才会聚集在一处,向周围的海水中排卵和精子。当精卵相遇、结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圆滚滚的漂浮着的受精卵便开始孵化,孕育出新的生命。

尽管这个生命幼小,却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捕食者。横斑鳃棘鲈白底黑斑色型的幼鱼在全长10cm左右时会拟态瓦氏尖鼻鲀(Canthigaster valentini),它会以与瓦氏尖鼻鲀极其相似的配色来模仿瓦氏尖鼻鲀的外形,并通过绷直尾部仅用胸鳍拍水游动的方式来模仿瓦氏尖鼻鲀的游动方式,掩盖自己凶狠的捕食者身份,然后悄悄接近这毫不知情的猎物。


虽然横斑鳃棘鲈的分布较为广泛,但在自然状态下还是较为罕见。在其分布区内,横斑鳃棘鲈的密度少于1000m2每只。目前,横斑鳃棘鲈面临的首要威胁来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在2008年的IUCN红名单中,将横斑鳃棘鲈的资源量评估为VU(Vulnerable),即易危。